一 . 何謂內隱與外顯知識,並說明這二種知識的轉化模式?
答:
一般而言,知識分成二種類型,分別是內隱或混沌的知識與外顯或詳解
的知識。內隱或混沌的知識是個人主觀的,此種知識深植在個人的經驗、
印象、習慣、價值觀、潛意識與心理模式中,較難正式化、形式化與口語
化。外顯或詳解的知識是客觀的概念,此種知識具可定義性及結構性,可
使用報告、手冊、書本或電程式等文字或數字形式表達。依據知識內隱與
外顯二種類型,知識轉化有四種模式,分別是社會化、外化、組合化與內
化,如下圖所示。
1.社會化(由內隱到內隱):藉由經驗分享而達到創造內隱知識的過
程。此種社會化過程通常透過師徒制來
建立,例如:與老麵包師實體性接觸交
流,一起學做麵包。
2.外化(由內隱到外顯):將內隱知識明白表達為外顯觀念的過程。
內隱知識通常透過喻、類比、觀念、假設
或模式來表達。例如:建築師將其經驗、
價值、心理模式以藍圖形式表達出來。
3.組合化(由外顯到外顯):將觀念加以系統化而形成知識的過程。
經由分析、分類、分享及重組來組合既
有的資訊,以產生新的知識。例如:行
銷知識結合資訊系統概念,即可產生行
銷資訊系統。
4.內化(由外顯到內隱):將外顯知識轉化為內隱知識的過程。通常
以語言、故事來傳達知識,或以製作成文
件手冊及專家系統訓練方式,達到外顯知
轉換成內隱知識的目的。
內隱的
|
外顯的
|
|
內隱的
|
社會化
socialization |
外化
externalization |
外顯的
|
內化
internalization |
組合化
combination |
知識轉化模式
|
二 . 何謂線上社群?人們是基於何種需求參與線上社群?
答:
線上社群,為一群人們藉由電子媒體相互溝通所形成一種新的社會
現象。虛擬社群是一種社會的集合體,它的發生來自於虛擬空間上
有足夠的人、足夠的人們情感以及人際關係在網路上長期發展,們
共享著一套社會規則及語言。人們在虛擬社群中,藉由互動溝通,
彼此之間創造出一種互相依賴和了解的氣氛,而互動溝通的基礎主
要是基於人類的四大基本需求:興趣、人際關係、幻想及交易,四
大需求即是誘發的因素,亦即人們為了滿足本身需求的動機,以將
個別詳述之。
1.興趣:
很多早期的虛擬社群都是建立在興趣上面。此種社群主要是結
合對某一特殊興趣的議題或事物而形成,強調高度人際之間
的互動與溝通,例如:運動、娛樂或旅遊度假等。很多人則
具有強烈的專業興趣,例如:投資理財、產業趨勢與專業公
會等。
2.人際關係:
人生各階段有不同的遭遇與經驗,虛擬社群為這些具有共
同人生經驗的人們製造相遇相知的機會,使他們能夠超越
時空的限制而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。人們基於事業經
驗、維繫生活、交友、人道關懷、愛心付出、社會道義等
關係為出發點,例如:社會福利義工網站、疾病論壇、男
女交友園地、慈善網站等即是。
3.幻想:
人們有無限的想像空間,可以隨心所欲「扮演」不同角色、創
造遊戲構想及線上交談,達到消遣娛樂的目的。
4.交易:
社群參與者在線上交換資訊的行為,在廣義上來說,是為了滿
足「交易」的需求。此種交易資訊的集合,強調高度互動、
特定與非傳統的特質;然而,因受限於網路交易安全與法
規,以及無法聚集足夠的買賣雙方,導致滿足此類交易需求
還有一段距離。但只要社員對某種產品具有高度興趣,不僅
社員可以向賣家溝通,同時社員可以彼此交換購買經驗,將
可聚集一群買主與賣家,形成一個以交易為主的虛擬社群。
e-Bay、奇摩拍賣、露天拍賣及蝦皮拍賣,都是交易類型的線
上社群。
三 . 試說明電子商務安全防護法中的安全項目、威脅來源及安全保證方法?
答:
安全項目
|
威脅來源
|
安全保證方法
|
資料來源鑑別
(authentication) |
冒名資料傳送或交易
|
數位簽章或身分鑑別碼
|
資料真確性
(integrity) |
資料遭人竄改或刪除
|
數位簽章或數位憑證
|
資料私密性
(confidentiality) |
資料遭人竊取、攔截、破壞
|
加密(公開金鑰加密法,如RSA;資料加密標準,如DES)或數位信箱
|
資料不可否認性
(non-repudiation) |
否認曾經發送或接收資料
|
數位簽章
|
存取控制
(access control) |
未授權的使用者
|
入侵偵測系統、防火牆及密碼認證
|
四 . 試說明行動商務成功之道?
答:
行動商務要能成功,需要一些條件的配合,有以下幾點歸納:
1.智慧型手機的普及:
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已經超越個人電腦,成為目
前民眾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。根據維基百科對智
慧型手機的定義,智慧型手機是指具有獨立的行
動作業系統,可透過安裝應用軟體與由系等程式
來擴充手機功能,其運算能力及功能均優於傳統
功能手機的一類手機。相對於電腦,智慧型手機
具有高度可攜帶性、隱私性、操作簡單與行動應
用軟體安裝便捷等特性。智慧型手機如同人體器
官的延伸,透過鏡頭、麥克風、感應晶片及無線
上網等科技,讓我們與實體世界與網路世界聯結在
一起。
2.行動上網環境成熟度:
人類史上第一則無線長距離發送訊息”Are you
ready?”是無線電傳輸之 父Guglielmo
Marconi所送出,發送地點是從英國的South
Wales到FlatHolm Island,約六公里遠。到今
日,無線傳輸速度遠超乎當時想像, 速度愈
來愈快,頻寬愈來愈大。我們可以隨時使用智
慧型手機或平板電 腦,透過3G、4G或未來
的5G,或是Wi-Fi上網,整體行動上網環境
愈來愈成熟,將有助於行動商務的發展。
3.行動商務整體配套措試完成度:
行動商務整體環境是由不同團體相互
合作才能成功,要達到經濟規模,除
上網環境成熟外,必須包括各種機制
的建置及環境的配合,例如:無線上
網規格與安全標準制定、政府法令規
章與第三方支付體系是否健全、行動
商務業者須能提供 實用且具獲利模式
的商業應用,以及增加消費者可行使
行動付款商店數量等。
4.行動殺手級應用多元性:
殺手級應用是指某個非常有用的電腦程式,使
用者會願意為這個程式購買或使用某個軟硬體
產品。例如:Internet的Killer App包括全球
資訊網、電子郵件、BBS、即時通訊與線上購
物等。同樣的,在行動應用情境下,使用者會
想要無線上網,也需要Killer App,例如:安
裝食衣住行育樂各式各樣的APP、行動購物與
付款、線下到線上或線上到線下購物、以地點
為基礎的服務等。
5.企業與使用者對行動商務的接受度:
企業行動商務化,或稱為企業M
化,即企業藉由無線科技的採
用,已取得競爭上的優勢與增加
收益並且降低經營成本。影響企
業採用M化的因素很多,但最
主要關鍵在於採用後能否帶來績
效、生產力或品質的提升或成本
的降低,或是帶來產品或服務的
創新。對使用者而言,在行動商
務的接受度上,不外乎是在價格
合理、安全又有隱私保護的基礎
上,容易操作與良好的上網品質
以及使用者認知行動商務是否有
用,能否提升生活、溝通、學
習、購物或工作上的效率,或是
好玩有娛樂效果,或是能提升人
際關係等。總之,為了解企業與
使用者對行動商務的接受度,須
事先了解其使用需求、動機與目
的才行。
評分: ★★★★☆
回覆刪除Great!